邮箱: @ 密码:
>> 社员风采 >> 两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已故
张钰哲
发布日期:2017-07-24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

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生于福建闽侯。天文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张钰哲出生于职员家庭,他是五兄弟中最小的。父亲张竹晓早逝,当时张钰哲才两岁,跟随母亲过着贫苦的日子。1907—1912年,他在福州明伦小学读书。1910年5月,举世瞩目的哈雷彗星出现在天空,这在张钰哲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13年,张钰哲在北京入中学,191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

1923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1927年获硕士学位。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著名教授G范比博(VanBiesbroeck)的指导下,用60厘米反射望远镜从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研究工作。1928年11月22日,张钰哲通过观测发现了第1125号小行星,使他在天文学上崭露头角。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这颗小行星定名为“中华”(China)。1929年夏,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1929年秋,张钰哲返回祖国,应聘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回国前,他参观访问了北美一些著名的天文台,还搜集了不少天文学教科书、仪器样本、天文照片和教学幻灯片等资料,决心为中国的现代天文事业做贡献。

1934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张钰哲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当时我国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很差,因此他一面任大学教授,一面自制天文望远镜。1936年,他和李珩被派往苏联西伯利亚观测日全食,使用的仪器中有些就是张钰哲研制的。尽管天阴观测未成功,但为后来的日全食观测积累了经验。

1941年初,张钰哲受聘为天文研究所第三任所长(第一任为高鲁,第二任为余青松),这是他一生中真正全力投身祖国天文事业的开始,是他科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41年9月21日,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组织了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

1946年,他回到南京后,由于紫金山天文台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天文台最大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无法运转,一些仪器设备不知去向,工作很难开展。此时,他再度赴美进行考察研究。在叶凯士天文台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工作期间,发现了麒麟座中的一颗新的食变星。同年,他参加了美国天文学会第76届年会,在会上宣读《新发现的食变星BD-6°2376的速度曲线》(VelocityCurveofBD-6°2376,ANewEclipsingVariable)的论文,随后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Journal)。他对于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和研究也写成论文发表在该期刊上。世界著名天文学家O斯特鲁维(Struve)在其名著《恒星的演化》(StellarEvolution,1950)一书中,详细引用了张钰哲的上述研究成果,并转载了张钰哲手绘的室女座AH星的速度曲线图。

1948年,张钰哲回国,到浙江武康观测同年5月9日的日环食,天阴未果。年底,中央研究院所有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暂迁上海等待解放。

1949年9月,张钰哲返回解放了的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

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到1984年。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在这35年期间,紫金山天文台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知名的天文台。这里边凝聚着张钰哲的辛劳与奉献。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院士)。

张钰哲的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专著90多篇,为发展中国现代天文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特殊天体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提供揭示天体物质运动规律和太阳系起源演化问题的重要线索,丰富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近地小行星更有探索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经过近40年的观测研究,张钰哲开创的对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他领导的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了1000余颗新小行星,并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这些观测和研究,不仅在实际观测和轨道计算的精度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建立了太阳系天体摄动运动的动力学数值模型,编制了小行星、彗星轨道(含精确摄动)连续计算软件,提出了研究天体轨道长期演变的方法,计算研究了30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近期轨道和4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长期(百万年)轨道。

张钰哲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领导的这项太阳系天体的基础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我国天体力学和方位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小行星中心也于1978年8月1日将哈佛大学天文台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Chang),以表示对张钰哲的纪念。

1957年,张钰哲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情况下,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了人造卫星轨道,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球形状和高层大气阻力对人造卫星轨道的摄动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期,张钰哲又领导开展了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发表了《定点击中和航测月球的火箭轨道》的专题论文。1965年,张钰哲亲自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卫星)的论证工作,研究解决了卫星轨道的设计方案、地面观测网布局、最佳发射时刻的选择、跟踪观测和测轨预报方案,对“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张钰哲领导了对我国第一颗赤道同步卫星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场中的各种摄动的定性定量的研究,写出《关于赤道同步卫星轨道的研究结果》,这是我国第一篇较全面详细地研究赤道同步卫星的论文。随着人造卫星的不断上天和这项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还逐步培养了一支既有实测经验和理论水平,又有攻关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队伍,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建立了功勋。

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出色的是他晚年关于哈雷彗星历史的研究。1978年,他在《天文学报》上发表论文《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1982年又在他的著作《哈雷彗星今昔》一书中加以阐述。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记录进行分析考证,他认为,假若武王伐纣之年所出现的彗星为哈雷彗星,则是年为公元前1057—前1056年。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古代史中迄今仍未解决的年代学悬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引起世界天文界的关注,英国的《考古天文学》(Archaeoastronomy)1979年2卷2期、英国《自然》(Nature)杂志1979年10月11日的一期、美国《天空和望远镜》(SkyandTelescope)1979年9月号等杂志分别登专文进行介绍和讨论。日本著名天文学家长谷川一郎在《哈雷彗星史话》(ハし—彗星の物语,1984)一书中也多次引用张钰哲的研究成果。

张钰哲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该台已成为一座有14个研究室、组和300余名科研人员,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还为上海、北京、云南、陕西等地的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尽心竭力,并积极支持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的教学,20世纪50年代还亲自去南京大学天文系讲课。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劳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我国后来建立在格尔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国天文台》的学术报告。

张钰哲在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推进技术交流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倡导和支持天文普及事业。1929年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他是最早最详尽地介绍天文馆事业的人,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1954年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于1957年建成开馆。《天文学论丛》(1934)是张钰哲的重要科普文集之一,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

张钰哲担任过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以及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曾任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紫金山天文台第一至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1957—1982),《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等职。

张钰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底和修养。他的书法苍劲有力,文章通达流畅,篆刻也有相当水平,而且善于素描绘画。

199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为张钰哲头像,以纪念这位对祖国天文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主要论著

1YCChang,On the Supposed Identity of Comet Reinmuth (1928 a)and Ta ylors Comet (1916Ⅰ),Astronomical Journal,1928,38:156.

2YCChang,New Elements of Comet Stearns,1927 d,Astronomical Jou rnal,1928,38:124.

3YCChang,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Visual Binary Systems ζ  Herculis and β Delphini,Astrophysical Journal,1928,68:319.

4YCChang,Observations of Asteroids of the Yerkes Observatory,(sev enth series),Astronomical Journal,1928,39:12.

5YCChang,Photographic Observations of Comets,Astronomical Journ al,1928,39:150.

6YCChang,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Visual Binary Systems 51 ξ Scorpii and 2 η Coronae Borealis,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9,70:182.

7YCChang,A Study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rbit Planes of 16 Visu al Binaries Having Determinate Inclinations,Astronomical Journal,1929,40:11 .

8YCChang,KTLi,The Total Light of the Solar Corona of Septembe r 21,1941,Astrophysical Journal,1942,96:421.

9YCChang,Solar Eclipse Observed in China under the Shadow of Japan ese Bombers,Popular Astronomy,1942,50:198.

10YCChang,New Orbit of Comet 1941C De KockParaskovopoulos,Ast ronomical Journal,1944,51:51.

11YCChang,Solar Apex Derived from the Proper Motions in Boss Gener al Catalogue of 33342 Stars,Astronomical Journal,1944,51:51.

12YCChang,Velocity Curve of BD-6°2376,A New Eclipsing Variabl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47,106:308.

13YCChang,Spectrographic Observations of the Eclipsing Binaris of the W Ursae Majoris Type,AH Virginis and TZ Bootis,Astrophysical Journal, 1948,107:96.

14张钰哲、张家祥,紫金山天文台初次发现的小行星,天文学报,1955,3(1): 1~4。

15张钰哲、张家祥,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天文学报,1957,5(2):196~221。

16张钰哲、童傅,几颗变周期食变星的研究,天文学报,1957,5(2):239~264 。

17张钰哲、张家祥,七颗变光小行星的观测研究,天文学报,1962,10(2):101 ~111。

18张钰哲、张家祥、冼鼎璋等,定点击中与航测月球的火箭轨道,天文学报 ,1965,13(2):131~147。

19张钰哲、张家祥、董明,彗星紫金山1和紫金山2的轨道演变,天文学报, 1974,15(1):3~10。

20张钰哲,小行星漫谈,科学出版社,1974。

21张钰哲,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天文学报,1978,19(1): 109~118。

22张钰哲,哈雷彗星今昔,知识出版社,1982。